本书为近代岭南伤寒名医黎庇留积50年学养精心编注而成,为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伤寒论》注本之一。全书以尊崇先圣、辨正前贤为旨,故名崇正。注文采集前人之说,上及晋唐宋元金诸家,下则遍涉明清诸派,条分缕析,存各家之长、正诸注之短。并加按语,言简意赅,见解独到。卷首有左公海序、读法。末附《读仲圣书有误五大险证治法》。
查看详情本书是陈逊斋(1889-1948)参考诸家之说,多年研讨《伤寒论》的心得之作。全书随文释义,正讹补脱,衷中参西,阐发经旨,每遇疑惑难解之处,予以改字,是近代《伤寒论》研究中典型的注疏著作。前4章为伤寒、六经、脉法、药量概说,后10章为张仲景原序、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篇、霍乱篇。此书影响颇大,当...
查看详情内容简介: 本书于《本经》选药119味,于其后诸家本草选药48味,析归经、辨应用悉遵经旨,以《伤寒》、《金匮》之法,并参考《内经》之旨,以明正药之性能功效;作者陈修园被誉为神农之功臣。在释药效时,每先述药的性味、有毒无毒等,然后联系到药性的归经,由归经言及应用,并加以辨析。后附有明代龚廷贤《药性歌括400味》,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39...
查看详情《伤寒论讲义》是民国时期包识生的力作之一,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遵循《伤寒论》原意,对六淫引起的疾病广而用之。包氏著述本书主要目的是对《伤寒论》条文进行解惑,并在原文释义(解惑)之后与相关的条文比较异同,而总体概要其含义。所以本书原体例主要为:原文、讲(问、答)、义三部分。全书通过包氏的独特见解以痛斥谬误。包氏独到的见解和学术思想,也是其成...
查看详情本书系近代经方大家汪莲石尽其数十年之精力,荟萃历代《伤寒论》注本之精华,间附己意编撰而成。全书凡九卷,卷首一卷。汇集了喻嘉言、陈修园、舒诏、柯韵伯、李肇天、汪双池、王苓友、罗紫尚、孙广从、张盖仙、陈师亮、陈平伯、周宗超、周镜园、萧克协、舒帝锡、薛步云、程郊倩、魏念廷等近40家的不同观点,且不为一家之言所囿,足令阅者易于检校,启发心思,是...
查看详情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逊斋先生参考诸家之说,以多年研讨心得校注《伤寒论》,随文释义,正讹补脱。全书分14章,前4章为伤寒、六经、脉法、药量概说,后10章为张仲景原序、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阴阳易瘥后劳复篇、霍乱篇。此书影响颇大,当时的政界大员或医药界泰斗如林森、于右任、陈果夫、陈立夫、黄竹斋等,均为之题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