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20位中国人类学第三代学者的学术访谈,其中,最长者梁旭先生79岁,不足60岁的4人。以云南地区的人类学、民族学学者为主,亦有日本学者秋道智弥、横山广子教授,澳大利亚唐立教授,云南大学出身的美国学者施传刚教授,中国台湾的何翠萍教授5人。这些学者都是曾经在云南求学或工作过,访谈中,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考察经历、调查足迹和成长轨迹,也...
查看详情本书由《故园画忆》系列丛书中精选出365张精品画作,按民居,古镇,园林,塔,寺庙,桥,店肆,洋建筑,民俗等十一类编纂而成。本书力求以艺术的形式反映我国的传统文化,唤起大众的乡愁记忆与民族情怀。本书书除了蕴含历史厚重感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画作外,为了更大地激发外国、外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崇敬历史文化景仰的兴趣,每幅画作的说明文字均为中英文对照,有利...
查看详情本书描绘了12种中国濒危动物形象,以精微素描的形式绘制而成。并配以简略的文字,介绍每种动物的特征、习性等科学内容。本书力求以精美的插图对中国濒危动物进行描绘,使之更具艺术性与欣赏性;同时对宣传保护环境、大众知识普及也起到一定作用。
查看详情本书主题定位于瓷器鉴赏、辨伪和断代,收录了从明洪武到崇祯、清顺治到宣统及民国共五百余年的多个品种的瓷器。瓷器来源主要是作者参加北京电视台《拍宝》栏目时,广大藏友的收藏品。内容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划分为清早中晚期、明早中晚期等几个阶段,每件器物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阐述。本书将鉴赏理论与作者实践经验相结合,对收藏爱好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查看详情《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内府铜版刊本,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图书馆藏。是书上下两卷,诗文为木刻朱墨套印,图为铜版印制。卷端有康熙五十年(1711)序言,序后钤体元主人、万几余暇玺。开本纵二十七厘米,横十七厘米,版框纵十九点七厘米,横十三点五厘米。康熙帝每景撰一诗,命儒臣逐条注释。图依次为烟波致爽、芝迳云堤、无暑清...
查看详情《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绘谱?第一卷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绘制的植物图画为主,配以简略文字介绍每种植物的产地、特征、习性等科学内容,加入总论对中国特有濒危植物现状、分布特点进行论述。以植物为描绘对象的标本画在西方已是历史悠久的一个画种,对近代植物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普及学科基础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素养起到了巨大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