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医派作为祖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代以来,涌现出诸多医家,其在长期行医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各有擅长,出现了谦字门、臣字门、庭字门、然字门等诸多流派。谦字门是现存影响较大的一支,传承至今已五代,长期扎根扬州,影响辐射省内及上海等地。刘延龄(颂谦)先生为扬州谦字门名医吴克谦先生嫡传弟子,长期从事儿、内、妇科的临证治疗,临床经验...
查看详情本书主要关注段廷珪的生平经历、教育思想、办学实践与教育政治活动。段廷珪(1873-1960)系郴州资兴人,1907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毕业,师范科举人,中国新式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先后担任过省立三师、省立三中校长,湖南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省督学,自办北京务本女子职业学校,留有两部关于教育问题的专著,在职业教育教育尤其是女子职业教育问题上,颇有...
查看详情本书是一部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大兴安岭林区展开专门性研究的著作,汇集了作者自2016年以来关于此区域的系列研究与思考。上编“理论与方法”,主要围绕研究分析单位、民族志等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议题,回顾与评析前人对于大兴安岭林区、狩猎采集社会等领域的研究,思考大兴安岭林区的研究路径。下编“田野与经验”,主要围绕大兴安岭林区的现代变迁、林区振兴、文旅...
查看详情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念、诊断和自我健康管理等知识,侧重中医药内容,总计192个问答。全书共分八章,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概念、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临床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辅助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鉴别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养生。作为慢性胃炎的...
查看详情《中国昆曲艺术》(2024)共收录12篇文章,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牡丹亭,正青春——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特稿;2.百家争鸣——理论探讨;3.昆史寻芳——昆曲史和文献研究;4.氍毹惊鸿——戏曲舞台艺术;5.含英咀华——观剧评论;6.兰苑新葩——探索创新与艺术跨界。其中,前辈昆曲、昆弋名家和学者的口述和回忆是比较有价值的,如《丁兰荪...
查看详情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再加上全球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权利运动的兴起,使得现在在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但有技术,而且要有人文教育。于是,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研究方面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例如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刘惠军等学者翻译的《医学职业精神培育》。本书的特色在于:结合了较多的中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