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作者 单价 --- (格式:整数,例如"10")
ISBN 分类 民俗·地理·老北京 传统医药·卫生保健 历史·文学 戏曲·艺术·美学 考古文物·收藏 古籍影印和整理 大众读物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其他 起始年份 结束年份
排序方式 按出版时间降序 按出版时间升序 按上架时间降序 按上架时间升序 按价格降序 按价格升序 每页显示 5 10 15 20 30 40 检 索
中国古代版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遗作品浩如烟海,艺术表现手法多样,是举世瞩目的艺术遗珍。迄今所见版画史图录,囿于编辑、出版时的客观条件,所收皆难称详尽、广博,难以反映中国古版画全貌。本书共汇录古版画作品近3000幅,涉及版本近2000种,所录作品编排或按时代先后,或依刊刻地域、艺术流派,广采博收,汇聚群分,明其源流,详其递嬗。本书是一部...
内容简介:一幅描绘康熙六旬庆典的长卷,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清代京城庆典活动和市民风情,为庆贺康熙皇帝六旬寿辰而作,清初画坛四王之一王原祁及宋骏业等总绘,朱圭镌刻。极致精细地绘制了北京城内外的风景、建筑、市井、民风,以及朝贺礼仪和臣民庆贺的场景,形象化的反映了清代政治仪规和文化风貌,亦是研究我国版画发展的重要文献。 《万寿盛典图》,清初四王...
铜版画在17世纪的欧洲被视为名贵的艺术品,而同时期的我国明代未闻有铜版画之作。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主持印制的铜版《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是中国铜版画首开先河之作。它是在木刻本《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完成后的次年完成的,从现存的两个版本相较,铜版印本景物刻画更为繁细,注重透视的表现,明暗对比强烈...
本书汇集中国古代佛教版画作品近500幅,所录作品上起于唐咸通年间,下迄于清季,皆为历代有代表性的精品,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古代佛教版画艺术的辉煌成就。无论对考察中国古代版画史、佛教经籍版本、佛画艺术,还是研究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渊源流变,都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本书由清代名医力钧为清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及庆亲王等王公大臣诊治的手稿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八部分,即序、引言、德宗景皇帝暑热夹积方案、德宗景皇帝血虚气弱肝胃并郁方案、慈禧皇太后感寒化热方案、记事、禀牍、王公大臣治验录,对病案情况、治疗过程记载极详,并附有药方,对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史及光绪帝死因等均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此病案仅存稿本,从未梓行,...
回回医学是中国传统民族医学中优秀的一支,是阿拉伯医学与中国医学高度融合的产物,也是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见证。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它的形成、发展及医学理论体系缺乏系统的研究与认识。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我社决定影印这部《回回药方》,以飨广大医史研究者及医学工作者。《回回药方》全帙原三十六卷,现仅存四卷,成书大约在元代。或以为它是在长...
本书为虞世南在隋秘书郎任上所编,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所辑录的资料多采自隋以前的古书,其版本流传亦颇为复杂。本次据以影印的本子,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影宋刊本,被公认为传之于今世的最好的本子。
内容简介:本书辑录宋、元以来有关《资治通鉴》及通鉴类史书的注释、辨误、考订、校补等著述为一编。包括《资治通鉴补》、《资治通鉴地理今释》、《校刊通鉴全书》、《通鉴校勘记》、《通鉴韵书》、《通鉴释文》、《通鉴纲目引义》、《纲鉴志疑》、《通鉴刊本识误》、《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通鉴答问》、《通鉴注商》等三十余种,为一部汇编历代通鉴学著述的集大...
《审音鉴古录》是一部昆曲演出剧目的选本。所选曲目包括《琵琶记》一十六出、《荆钗记》八出、《红梨记》六出、《儿孙福》四出、《长生殿》六出、《牡丹亭》九出、《西厢记》六出、《鸣凤记》四出、《荆钗记》八出、《铁冠图》四出。本书一方面是昆曲在乾隆后期舞台演出实录,反映了当时演出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通过感其导演提示,针对时弊,匡谬正俗,以规范昆曲...
《清车王府藏曲本》是清代北京车王府所藏的戏曲、曲艺手抄本的总称,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戏曲、曲艺巨制,包括戏曲曲目1600余种,约1700余册。全书分为戏曲、曲艺两大部分。戏曲部分以乱弹皮黄戏最多,次为昆曲、弋阳腔(高腔),其它还有秦腔、吹腔、影戏等;《曲本》更有价值的内容是曲艺部分,包括说唱鼓词、子弟书、快书、牌子曲、岔曲、莲花落、时调小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