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伊,初名思复,字回庵,号履周,盖心仪周代复圣颜回,取名寄私淑之意。八年国难,日寇陷沪,耻名籍为东洋昭和年号所污,因夙仰商代圣之任者--被医家誉为汤液元圣之伊尹,遂改名师尹,字绍伊。据先生弟子李鼎教授回忆:先生生于清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卒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享年六十一岁,四川成都人,师从近代今文经学大师井研廖平先生...
查看详情《新刊四海同春疏注》所据底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太医院医官何其厚校勘本。何其厚为朱栋隆门下弟子,朱公原著名为《四海同春》,何其厚因重刊其先师遗著故命曰《新刊四海同春》。该书暂未见其他传本存世,故并无其他版本参校,而世存版本因年代久远疏于校对,难免多处阙文、错简,错别字诸如鲁鱼亥豕亦屡屡见之,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末学素来敬仰朱栋隆先生脉...
查看详情近年来,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社会交往的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皮肤的美观,对皮肤疾病治疗和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广大全科医生和基层卫生人员,对普及常见多发皮肤疾病准确诊断及规范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为迫切。 为了普及推广皮肤疾病的专业知识,进一步促进皮肤疾病的防治工作,使大多数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够对常见多发皮肤疾病进行快...
查看详情《钧瓷历史文献辑注》分上、下两卷,上卷辑录校注散见于历代典籍的钧瓷及仿钧等相关文献,下卷为钧瓷研究专著《钧窑考证》的校注。
查看详情目 录 绪论 对形式观念史的理解与书写 (25) 第一编 多样性的统一:古代形式一元论 (112) 第二编 重生命意蕴:近代内容与形式二元论 (189) 第三编 语言论背景下的现代形式本体论 (245) 第四编 后结构思潮颠覆一切传统形式观念 (291) 结束语 形式的美学遗产
查看详情冯沅君(1900-1974),女,与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是亲兄妹。1917年冯沅君考入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并于1927年毕业。1932年与丈夫陆侃如留学法国,1935年在巴黎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从法国回国后她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