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录全面收集整理大运河相关古籍特藏类文献,内容涉及地理区位、保护、治理、开发等,文献类型包括舆图、方志、拓片、古籍、档案文献等。本图录收录运河文献资料著述,多为单幅舆图和古籍中涉及舆图的古代文献。内容聚焦于运河全景、漕运治理、水利工程、治黄保运等方面。鉴于以往文献叙述方式较为主观,本图录在收集描述文献时,力图尽量涵盖国家图书馆藏相关运河...
查看详情
话语是表达观念的工具,学术话语是建构思想和指导实践的理论工具和知识表达。作为一种理论的话语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更新而不断更新,并反过来指导实践。中国的民族话语在现代民族概念传入中国之后发生了现代转换的过程,并首先体现为民族概念的生成,即由“族类群体”到“某某民族”的民族指称变化,重要的是,从“族类”到“民族”的变化开启了中国现代民...
查看详情
本书致力于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剧艺术在欧洲的传播历程及其成效,选取具有典型性及显著影响力的文化外交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融合戏曲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及全球史学等多学科视角,从国内外多渠道广泛搜集、深入挖掘第一手文献资料,辅以实地调研,对关键亲历者进行抢救性集中访谈,并结合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归纳出京剧在欧洲不同领域及发展阶段所采用的传...
查看详情
本书为抗战遗迹保护与研究系列丛书的一本,是对重要抗战遗址进行保护研究的专业图书。宛平城,地处卢沟桥东,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开建,历时三年建成。宛平城原为军用保卫京师的卫城,后逐渐迁入商户和民居,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城分东西两座城...
查看详情
本书主要关注段廷珪的生平经历、教育思想、办学实践与教育政治活动。段廷珪(1873-1960)系郴州资兴人,1907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毕业,师范科举人,中国新式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先后担任过省立三师、省立三中校长,湖南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省督学,自办北京务本女子职业学校,留有两部关于教育问题的专著,在职业教育教育尤其是女子职业教育问题上,颇有...
查看详情
本书是一部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大兴安岭林区展开专门性研究的著作,汇集了作者自2016年以来关于此区域的系列研究与思考。上编“理论与方法”,主要围绕研究分析单位、民族志等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议题,回顾与评析前人对于大兴安岭林区、狩猎采集社会等领域的研究,思考大兴安岭林区的研究路径。下编“田野与经验”,主要围绕大兴安岭林区的现代变迁、林区振兴、文旅...
查看详情
本书系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舆论界苏联观研究》(批准号:15BZS082)最终成果。本书考察了1930年1月至1937年7月间中国报刊对于苏联的相关报道、介绍、观察和评论,分析其舆论传播过程及产生的社会思想效应。作者在1930年代中国民族危机和思想变迁的整体语境中,结合当时中国各类舆论主体不同的思想观念与...
查看详情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念、诊断和自我健康管理等知识,侧重中医药内容,总计192个问答。全书共分八章,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概念、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临床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辅助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鉴别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养生。作为慢性胃炎的...
查看详情
《中国昆曲艺术》(2024)共收录12篇文章,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牡丹亭,正青春——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特稿;2.百家争鸣——理论探讨;3.昆史寻芳——昆曲史和文献研究;4.氍毹惊鸿——戏曲舞台艺术;5.含英咀华——观剧评论;6.兰苑新葩——探索创新与艺术跨界。其中,前辈昆曲、昆弋名家和学者的口述和回忆是比较有价值的,如《丁兰荪...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