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本丛刊之一。本丛刊拟收录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本及其整理著作约20种。根据各书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影印、整理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出版。成熟一种出版一种,其他各书随后逐步推进。【形式】排印,附原书影印。【内容】全书包括前言、凡例、拓本、释文、检索表等五部分。【学术价值】《绘园旧藏甲骨文字》为国家图书馆藏何遂先生旧藏甲骨拓本。何遂(...
由于甲骨断损严重,许多甲骨文无法通读,甲骨残文的整理与研究成为甲骨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选题围绕甲骨残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确定残文的相关概念,阐明残文整理与研究的作用,把残字进行分类整理,对《字编》等工具书残字进行校补,梳理残辞类型,据残文进行缀合。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绪论包括三项内容:明确残文概念,进行解题;梳理研究历程;阐明研...
本书精选里耶秦简博物馆藏36件青铜器的全形拓编辑而成,具有一定的资料性和艺术性。 本书收录了里耶秦简博物馆收藏的珍贵青铜器文物36件,采取高清图和全形拓的方式展现了这些文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例如,西汉时期铜博山炉。炉盖作博山状而名,炉侧有精美的纹饰,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人们在炉内焚燃球状或饼状的龙脑、苏合等香料,反映了那时候人们的薰香...
《居庸关史话》由著名文史专家胡汉生撰写的是一本扎实、全面的居庸关历史文化知识读本。全书约15万字,彩插约近10幅,随文黑白图片150余幅,图文并茂。内容分为8个部分,文献梳理结合现场查勘,全面翔实地解读了居庸关的历史与文化,包括其历史变迁、历代军事防御体系、自然及历史文化景观(包括“北京八景” “燕平八景”,以及“居庸八景” “关沟七十二...
作者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多用六经辨证,圆通活用经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本书详尽而系统地阐述了经方活用心法的基本思路、内容、方法和意义,并以大量的临证医案着重论述了六经及其兼挟证(症)的辨证思路及体会,以及辨方证的基本方法等。 《经方活用心法》一书,书名中的六个字道明了它的内容:第一层次是说,该书表现的主题是对经方的研究;第二层次是...
本专著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物市场的兴起、发展及现状所作出的一部调研专著。专著以“文物”“人物”和“市场”的框架展开。在每个专题下,又具体设定了多个层次分明的子目。如文物专题下设定了三个一级子目:“文物真相”“文物真品”“文物赝品”;根据专著结构的需要,一级子目下又设定了数量不等的二级子目,层层推进,将中国的文物市场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内容...
本书收录了1954年(甲子)至1957年(丁酉)王钟翰先生手写的日记。书中真实地纪录了王先生读书写作、教书育人和尊师敬长、广交友朋的方方面面,一经阅读,感人至深。本日记实为后人为学行事之津梁与典范。为了保持原始手稿的原貌,采取影印方式整理出版。
本书主题定位于瓷器鉴赏、辨伪和断代,收录了从明洪武到崇祯、清顺治到宣统及民国共五百余年的多个品种的瓷器。瓷器来源主要是作者参加北京电视台《拍宝》栏目时,广大藏友的收藏品。内容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划分为清早中晚期、明早中晚期等几个阶段,每件器物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阐述。本书将鉴赏理论与作者实践经验相结合,对收藏爱好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书是古陶瓷鉴定的权威工具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可操作性极强。本书版面字数约32万,彩图800余幅,分为“中国古陶瓷历史和相关鉴定”“古陶瓷的化学常识与鉴定”“古陶瓷的物理常识与鉴定”“古陶瓷工艺知识与鉴定”等4部分,从古陶瓷历史、物理和化学常识,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系统讲述了古陶瓷及古陶瓷鉴定的科学知识。本书对目前占主流地位的依靠“学...
本书是以“天津图书馆藏敦煌文献整理、保护与研究”项目为主体,以传承古籍修复技艺,不断积累修复经验为目的,强调珍贵古籍的保护修复应与版本鉴定、纸张检测实验分析、文献装帧艺术相结合的保护理念,推广跨领域、跨地区之间相互协作,从而使古籍修复事业不断拓展与深化。书中介绍了藏品概况、项目进程与管理、修复原则与方案、保护措施与经验等内容。同时,结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