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文章五十三篇,大部分属于语言、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学、文学和历史研究。全书分九卷,卷一至卷四除总论汉语由古代发展到现代的历史以外,主要是讲语音演变的过程。卷五是属于文字方面的,卷六至卷七是属于训诂方面的,卷八是属于校订和整理古籍的,卷九是属于文学和历史的。
韩禄伯是古代中国研究的专家,以对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的研究驰名宇内。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认为韩禄伯的帛书《老子》研究有两大优点:一是能够指出《老子》这部著名经典的最新文本发现,二是其研究成果的精到与简明。费正清认为,韩禄伯的帛书《老子》译本,对每一句中的术语都有相当合理的解释,而这些术语对于某些译者来说,似乎是无法解释和...
本书作者将《西游记》这部伟大的作品看作是一个象征,看成是一部伟大的充满深刻与深层寓意的寓言小说。作者试图对《西游记》的主题与原著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出新的解说,将本书分为两部分:主题篇主要论述西天取经乃为拯救,降妖伏魔是为反贪,孙悟空乃是一个社会下层之士。孙悟空的生命历程与猪八戒生命历程启示录,真假孙悟空的内在意蕴,紧箍咒的象征意蕴等。人物篇...
本书编撰者选取了250种清代学术笔记,有经史汇释、群书集校、杂考琐议三类,其中主要选取清代学者对儒家经典、二十四史、先秦诸子进行考证的或发挥义理大义的学术笔记,选取的时间从清顺治元年到宣统三年,在排序上基本以作者生卒年为序。本书由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立项资助,可供学术界对清人学术笔记进行综合性的利用和研究。
本书通过研究历史上乐户制度、历代宫廷教坊组织、城乡民间演出活动、家班、票房票友名角挑班、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探索了中国戏曲班社历史嬗变与其艺术发展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形制、文字、内容3个方面论述了简帛的文化价值,试图较为全面地建立简帛学的研究范畴。简帛从发现到现在,已经超过了100年的时间。它的发现为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史料、古文字学、文书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此书分20世纪简帛学研究和简帛学研究综述两个部分。
内容简介: 疑古思潮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一个流派,涵盖了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思想史等多学科的内容,对历史研究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选取了古史辨派的形成、古史辨派的学术成果、古史辨派对20世纪学术史的影响及20世纪后半期的学术嬗新四个专题加以论述,在肯定古史辨派在古籍辨伪方面的巨大贡献及建立中国现代史学方面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