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详实精到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详细介绍了我州各民族的民居、服饰。银饰、土家织锦、苗族花带、苗族刺绣、挑花、锉花、纸扎、蓝印染、雕刻、陶器、竹艺、民间画艺等14个工艺美术门类。设计印刷大气精美、图文并茂,是研究了解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绝佳选择。 著名学者、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
内容简介:本书是第三届东岳论坛文集,共包括: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中国传统节日保护的现实问题三大部分。
内容简介:作为古今诗运之关键,中唐诗歌一直备受关注。本书从风俗诗兴盛于中唐这一引人注目的现象入手,从风俗角度关照中唐这一诗歌史上由唐音转入宋调的关键时期,在努力挖掘风俗诗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基础上,力求准确地把握中唐的时代精神,寻找中唐诗歌嬗变的轨迹及其缘由。
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造成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包含的历史叙事是草原公地成为环境公共物品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地方逐渐在各个方面和远方的他人联系起来构成新的社区的过程。人的流动、物的交换、社会制度的整合、价值观的调整,让阿拉善成为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
内容简介:一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文史杂家,从3岁记事时看到的七七事变说起,把这超过一甲子时光中北京城的风俗、趣闻、名人轶事......还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娓娓道来,加上著名漫画家李滨声先生的配图,俨然是京城七十年的民间史。 作者系老北京,年逾七旬,土生土长,凡经历见闻的,有史料民俗价值、有可读性趣味性的,皆入文,没有虚撰。故书...
内容简介:常德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在语法上很多方面是与普通话语法、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的语法相同,本书重点描写常德方言语法中带地域色彩的语法现象。
《美在民间》是锦州市自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申报工作以来的一个成果总结。本书集中地介绍了锦州地区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在辽西地区有着较大影响的历史及丰饶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内容简介 以太湖为中心的农耕地区都有唱山歌的习俗,被称为吴歌。常熟白茆山歌是吴歌的典型代表,高亢嘹亮、婉转激越。陆瑞英是当地公认最出色的歌手,2006年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本书收录了她在故事、歌谣上的代表作品。该书对于作者的每一篇作品,均以记录稿、整理稿两种形式记录。记录稿完全对照录音一字不差地用吴语记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