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是人体最复杂而又最重要的器官,中医学上属于奇恒之府。它是全身知觉、智慧的中枢,是吸收知识,进行思考、判断、推理,指挥日常行动的最高司令部。脑的健康,是维护全身健康,决定一生命运的关键。迄今为止,脑又是人体唯一不可替换的器官。发达国家,脑血管病占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我国脑血管病目前也呈上升的趋势。思患而预防之,是中医一大特色。目前国内中...
本书从专家的角度,对男性生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给出了科学、使用的方法和建议,系统讲述了各种常见男性疾病的治疗和心理疗法。根据营养学的特殊需要,教男人如何以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来安排自己的日常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防病好和抗衰老。书中附有《常见人体腧穴分布图》以供参考。
本书从野菜的别名、科种、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维生素含量、食用方法等介绍了64种常见野菜。本书配有常见野菜营养素含量表,野菜所含的营养素一般都比栽培蔬菜含量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用野菜来治病养身、调剂饮食,但不是所有野菜都能吃,有些野菜是有毒的,为科学食用野菜,本书配有64幅野菜彩图,每一野菜名都标注其拉丁学名,以确保该植物的准确性,还可以根...
陈修园名念祖,字修园,号慎修。福建省长乐县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生,道光三年(1823)卒于榕城(今福建福州)。 陈修园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由祖父扶养成人。修园自幼聪颖过人,7岁即能背诵经史。14岁习举子业,又因祖父通医,故兼修医学。19岁考中秀才,20岁开始在乡里行医,兼课生徒。后为求深造,又负笈赴榕城鳌峰书...
陈修园名念祖,字修园,号慎修。福建省长乐县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生,道光三年(1823)卒于榕城(今福建福州)。 陈修园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由祖父扶养成人。修园自幼聪颖过人,7岁即能背诵经史。14岁习举子业,又因祖父通医,故兼修医学。19岁考中秀才,20岁开始在乡里行医,兼课生徒。后为求深造,又负笈赴榕城鳌峰...
陈修园名念祖,字修园,号慎修。福建省长乐县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生,道光三年(1823)卒于榕城(今福建福州)。 陈修园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由祖父扶养成人。修园自幼聪颖过人,7岁即能背诵经史。14岁习举子业,又因祖父通医,故兼修医学。19岁考中秀才,20岁开始在乡里行医,兼课生徒。后为求深造,又负笈赴榕城鳌峰书...
唐宗海,字容川(1846~1897),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倡导以西医观点论证中医理论,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血证论》是唐宗海对中医理论与临床贡献最大的一部著作。此书问世以后,多次被翻刻。此次校勘,选取了上海千倾堂书局石印《中西医汇通书五种》本为底本,以清光绪十九年湖北郧县署刻本为参校本,最大程度地恢复该书的原貌...
唐宗海,字容川(1846~1897),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倡导以西医观点论证中医理论,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伤寒论浅注补正》唐宗海倡导中西汇通,也尊崇经典,因此对经典医书有较深入的研究。对于后续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唐宗海比较推崇陈念祖的《伤寒论浅注》,认为此书的浅注最能反映张仲景医学思想的原貌,但又认为此书注...
唐宗海,字容川(1846~1897),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倡导以西医观点论证中医理论,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目 录 叙(2) 例言(3) 上卷(5) 下卷(81) 医易通说 上卷(138) 下卷(175) 医学见能 原序(206) 卷首 诊法(207) 卷一 证治(211) 卷二 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