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建馆(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门头沟区博物馆)30年来工作和成果的文集汇编,全书包括30年建馆历程的回顾、撰写发表文章集萃、出版报刊图书、规划思考文案、社会考察提纲、公告启示、附录等部分。收录各时期发表和撰写的文章110余篇。...
这是日籍解放军老战士回忆录丛书中的一本,由国际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发起、获得授权、组织翻译、资助出版的项目。书中是作者对在中国的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的回忆。
书稿约30万字,无图,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所编,是反映该馆地方文献信息、方便读者查找文献资料的工具书。书稿收录2010-2015年入藏的图书、期刊、地图等西城区地方文献目录近1000余条,每条目录按统一的式著录版本形态描述和内容提要,对了解西城区区情区貌、研究西城区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
《医家赤帜益辨全书》共十二卷,由明代医家吴爷发搜集整理,族弟吴文炳编辑刊行于万历年间。吴氏尽览历代名家之著,遍访当时名医圣手,历经数年,方告功成。书中有论有方,论多精辟,方多效验。其内容丰富,分类清晰合理,涵盖脉理、运气、经络、针灸、本草、伤寒、温暑、杂病、女科、小儿、外科等。所辑内容皆源自历代医家名手,是方、论相结合的综合性医书。其论多...
民国时期针灸讲稿9种分订4册:一、梁慕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二、谭志光《针灸问答》。三、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四、杨医亚《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本册为《针灸问答》,系湖南针灸讲习所针灸讲义,对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对穴位的定位、取法、主治、操作等进行了总结。
民国时期针灸讲稿9种分订4册:一、梁慕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二、谭志光《针灸问答》。三、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四、杨医亚《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本册为《中国针灸学讲义》,其底本原是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学员所用之内部课本,后应社会需要将其正式出版,命名为《中国针灸学讲义》。
本书记录了九三学社从1944年到2014年的发展历程。本次修订的最大特点是增补了新的内容,主要是九三学社2005年到2014年十年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相应时期的九三学社大事记。本书是了解和学习九三学社历史最新、最权威的图书。 ...
内容简介: 全书共26万字,分为九章,第一章戏曲导演艺术的本质特征,第二章诗化生活的戏曲导演教学实践,第三章戏曲导演艺术的历史追溯,第四章戏曲导演历史相关人物选讲,第五章戏曲导演艺术本体论,第六章戏曲导演艺术创作论,第七章戏曲导演艺术专题研究,第八章戏曲电视剧导演艺术评价,第九章戏曲导演艺术文编。全书内容丰富,史论结合,紧紧地围绕戏...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民间中医白粹昭行医近30年来的心得感悟。 其中有作者的临证体悟、医案分析、对中医和传统文化的思考等。 具体包括疾病防治、针灸技法、针药并用、膏方调养、静坐站桩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从天人合一、人体小宇宙的层面对人的防病、治病和养生做了全面而立体的思考,毫无保留地讲出了自己的...
本书介绍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夹肌疗法。本书作者秉承道家医术真传,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在传统中医捏脊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用器械替代手法治疗的夹肌疗法。该疗法通过器械在治疗时能够达到一定力度和深度,使疗效更显著,治疗范围更广泛,特别是一些疑难病症。夹肌疗法在临床上能够能帮助患者实现健康的三大目标:自我保护;体型查病;预防为主;通过夹肌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