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列为“汉学研究大系”之一。 2.牧野谦次郎的《日本汉学史》是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早稻田大学讲义。因学年之不同,讲义或侧重于江户以前,或侧重于江户时代,又或侧重于明治时代,多少存在差异,但该讲义以概览上古至近世为宗旨,是一部由古至今、首尾连贯的完整的日本汉学史。牧野谦次郎每到学年之末,都会把讲义誊写版油印出来,且考虑将这讲义稿整...
1.本书为“汉学研究大系”之一。2. 德国汉学史的研究,是以德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为对象的“研究之研究”。 本书中所选的十九篇文章所揭示的是德国汉学研究史的十九个问题,可以分为:分期与书目、语言文学与翻译、范式与机构、互动与批判、专史与回顾五个部分。这样的编排也决定了本书不同于通史的系统性、全面性,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论述。这十九篇...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晋江安海镇和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瑞光塔为桥头塔,立于宋代古桥东侧。又因位于安海镇的西岸,历史上又称“西塔”。瑞光塔与安平桥建造于同一时期,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安平桥建成,乡人用造安平桥余资建造五层桥塔一座,立于东侧桥头。明清时期留下多次...
本书是反映宜昌古城变迁历史的首部学术专著,全面阐述了宜昌古城起肇背景、嬗变过程和历史文化。全书30多万字,另附92幅图片,除引言外,共十五章,另附“文化研究与开发创意”五篇。引言以“阅尽宜昌古城春色的孤山”开篇,概述古城沧桑变迁历史过程;第一、二、三章为宜昌古城起肇背景,阐述古城称谓由来、地理形成及先民生息地望;第四、五、六章及第十四、十...
《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产出研究》立足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客观实际,通过对高校就业指导有关文献的梳理和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调研,了解高校就业指导的具体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从高校就业指导的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构建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通过借鉴教育投入与产出有关研究成果,对高校就业指导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划分和类聚,确定高校就业指导投入与产出指...
锦堂学校位于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锦堂村锦堂路 139 号,自 1909 年,锦堂学校旧址作为教学楼使用至今。学校北面与高不及 10 米的隐架山相邻,其余三面有学堂河护围,学校南面架有石桥可以出入。1986 年锦堂师范由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 3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锦堂师范旧址公布为第五批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书是一本手术室相关问题科普图书,涵盖手术室基本知识、术前干预、术中注意事项、术后恢复等方面内容,可以指导手术患者的全面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其平稳过渡难关,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把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点一一进行罗列并详细解答,文字简洁明了,重要的问题配有插图,解答了家长心中有关手术的疑虑,从而缓解家长因对手术的未知...
昭陵在明十三陵中位居第九,是明朝第十二个皇帝和他的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昭陵的建筑有其独特的地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也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十三陵昭陵于1960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明十陵陵一起,被第2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
张传玺先生是当代知名的历史学家,1958年他率中央民族学院学生张元庆等人在武定从事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撰写了《武定县万德区万宗铺村彝族社会历史调查》,该报告包含慕连土司历史,报告收入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编印的《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10月出版的“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收入了该报告。此后...
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北京蒙藏学校成立初期的建校史册上,曾经记载着一位著名国文教师的简历,以及他为蒙藏学校补习班所写的汉文讲义。这位蒙藏学校的建校元老就是前清癸卯进士,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教育家,我国民族教育的先驱者之一郭家声先生。综观癸卯进士郭家声先生的一生,他不仅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教育事业,成为清末民初一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