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针对当下人们的各种健康状况,提出无论是治病还是保健,都虚要从传统的中医学中去寻找可信的答案。故本书第一章就是“典籍述录”。作者于大量中医文献中,择其久传不失的治病名篇,编入书中,旨在指明理论方向和实践途径。第二、三“饮食摄养”“药物补养”两章,针对人们无法回避的饮食和药物两个方面,提出尤其要遵循人体规律,切切不可违背。其后“要诀名方”...
本书是一部骨伤科专业性的医学著作。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一部具有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特点的骨伤专业性著作。其二,本书既有中医骨伤科学理论的特点,便于初学者进入骨伤科专业领域,学习骨伤科学,掌握骨伤科专业要领,从而为骨伤临床治疗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本书还具有中医骨伤临证医学特点。有极强的骨伤临证指导意义。作者是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知...
《李国星医话医案医论选》一书共分三部分。选入“医话”77篇,“医案”88篇,并附“医论”17篇。作者李国星曾被授予湖北“武穴市十大名中医”称号。多年来,对当地三大名医干峙三、朱紫来、毛又新临床经验做了深入研究。曾师从名医干峙三独子干章耀先生。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是其多年临证经验的全面总结。作者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
叶少兰系当代京剧叶派小生艺术掌门人,其祖上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声名远播。本书收录了叶少兰先生根据自己一生的艺术经验和艺术思考写就的艺术文论70余篇,分为“弘扬与传播”“躬行与实践”“感念与怀想”“建言与呼吁”四个方面。文前集中收录了叶少兰先生的舞台演出照,文后附录了叶少兰先生近年来创排的新编历史剧《珠帘秀》,以及重新复排的新编历史剧《谢瑶环》...
朱家大院位于巴南区南彭镇(现为南彭街道)石岗社区原石岗农场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复式四合院结构,坐北向南,在中轴线上布局上、中、下三厅及左右2个四合院。上厅右角往后为生活、生产的碾房、磨房、厨房;前厅左右有小姐楼,除上、中、下三正厅无楼房外。其余四合院均有楼厢房。建筑为土、石、木结构,穿斗式举架,硬山顶,小青瓦屋面,蔑竹夹灰...
本书内容为乡村医生所写的文章,主要反映乡村医疗情况,乡村医生生存状况,老百姓有哪些医疗需求和困难等。前五个章节,描述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当中的一些真实情况,特别是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后三个章节,主要介绍作者对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一些个人观点、临床经验和对民众看中医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总之,本书通过记录...
本书主要内容为沈绍功先生弟子临床验案的合集。全书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12个系统来分类收集医案。全书都是选择病历完整,疗效确切,具有代表性的医案。沈先生作为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十九世传人,抛弃门户偏见,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家规,通过家族传承、硕博培养和师带徒等形式大力培养传承人才,打造沈氏女科流派人才群体...
本专著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物市场的兴起、发展及现状所作出的一部调研专著。专著以“文物”“人物”和“市场”的框架展开。在每个专题下,又具体设定了多个层次分明的子目。如文物专题下设定了三个一级子目:“文物真相”“文物真品”“文物赝品”;根据专著结构的需要,一级子目下又设定了数量不等的二级子目,层层推进,将中国的文物市场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内容...
《汉学研究》(2014年列为CSSCI来源集刊),2019年秋冬卷为本刊第27集,分为国学特稿、传教士研究、法国汉学研究——中法建交55周年专辑、书评与信息等18个模块,收录文章50余篇。既有学界最新消息,也有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邑新生——龙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是一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方法的专著。龙泉是我国青瓷、宝剑等传统手工业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是历史底蕴深厚、山水形胜独特、局风貌完整的千年古邑,2017年7月国务院同意将龙泉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该书在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发展脉络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本土文化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