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胡同》新书发布式(《北京旧闻故影书系》图书系列活动之一)

发布日期:2008-07-21 0:00:00 来源:

 2008年7月26日(周六)上午9:30,我社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东四十四条举办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消失的胡同,由《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 》一书作者况晗、陆元讲述老北京胡同的故事。

    同日下午三时,在北京云峰画苑,还将举办《消失的胡同》新书发布式,况晗老师将进行新书签售。

    此活动均为免费参加,有意者请与以下联系人联系。
  
    本次活动作为我社《北京旧闻故影书系》图书系列宣传活动之一,更多精彩活动,敬请关注。

一、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消失的胡同(7月26日,东四十四条)

讲座题目: 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 

主讲人: 况晗 

语言: 中文 

时间: 7月26日(周六)上午9:30 

地点: 东四十四条93号A座4层(从胡同西口进入,10米左右路北印刷厂院内)

报名: 请发邮件到 wulili@bjchp.org 或致电 6403 6532-602确认 

鸣谢: 感谢科罗思邦建筑工作室免费提供场地。 

注:由于场地有限,请大家提前报名,如果因故不能参加,请务必提前通知活动组织方。 

讲座提要:

他曾经说过:“我画胡同是从住胡同开始。胡同是自然的产物,时间的沉淀,生存的痕迹,胡同是中国民间的博物馆。”
一个南方人,二十年来对北京胡同眷恋不舍,用他的宽铅笔,记录了历史的变迁。那些消失的胡同,也以独特的形式永远留在了他的铅笔画中。
  

现场况晗老师会带他尚未发售的新书来和大家见面,我们也同时邀请到了该书的文字作者陆元老师一同参与讲座。

主讲简介:
    

况晗,一个用铅笔为胡同在纸上构筑另一重安身之所的人,一个二十年如一日执着地记录着城市变迁的人。他的宽线条铅笔画被业内外人士公认为最能表达出真正的老北京胡同感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1年生于江西宜丰,1989年毕业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曾荣获首届徐悲鸿奖学金。1988年在母校举办有史以来第一个学生个人画展。2002年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云峰画苑举办“留住胡同——个人宽线条铅笔画展”。作品《京都纪事》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组画《城市变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拆迁之前》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出版有《留住胡同——线条铅笔画作品选》等书。 

二、《消失的胡同》图书首发式暨况晗精品展

展览地点:北京云峰画苑

展览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 --- 5:00 星期六、日 : 10:00 --- 5:00 

首发式时间:2008年7月26日下午三时  ( 况晗老师将亲临签售仪式) 
 

北京云峰画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36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6523 3320                     传真:010-6525 3466

Email:gallery@wanfu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