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第22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揭幕,500多家出版单位齐聚一堂。会场内5、6米高的大型展位随处可见,“高楼林立”中,却有一座宛似昔日京城四合院的展位颇为醒目,展位上方背景墙绘制成点点星空,上书两行大字“都市ghetto,水泥丛林中的文化坚守。文化碎片,脚手架夹缝间的民俗孑遗”,从展位布置到宣传语无不彰显出这家出版社的别样特质,这就是此次携300多个精品民俗图书品种集体亮相的学苑出版社。

上一次该社民俗图书“集体亮相”是在08年7月份奥运前夕,该社借势推出了《北京旧闻故影书系》第一辑共82种,引起业界和读者广泛关注。该书系将老北京当年的奇人奇闻奇景尽录其中,加上精致的图册、珍贵的古籍和稀有的史料,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还原了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据学苑出版社孟白社长介绍,该社多年来在做的工作就如同把散落在各处的文化碎片重新修补整合一样,需要在很长的时间里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真正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图书。该社近一年推出的多种图书在这一前提下,都具有“独一份儿”的特质,有趣的是这些图书还都如同该社展位一样,同老北京民居密不可分。如所收画作入选奥运会刊的《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风貌》,用钢笔画还原京城民居风貌的图文集《京城民居宅院——郑希成钢笔白描图集》,用照片真实再现百年前皇城原貌的《清代北京皇城写真帖》,用浓浓的京味语言勾勒出清末民初皇城到民间众生百态的长篇小说《四合梦第1部四合院分了》等。
学苑出版社孟白社长接受记者采访
传统医药学作为学苑出版社的主要图书品种之一,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并勇担社会责任。今年该社推出了一本书名颇为惹眼的书,《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引发与会媒体浓厚兴趣。据该书责编介绍,“养生保健类的图书有其独特性,从读者应用的角度考虑,专业的书必须由专业的人来写,如果作者只是研究中医哲学与文化,并无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或者仅仅是中医“爱好者”,写出来的图书又错误连篇,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读者照错误的方法去“养生”,结果恐怕不堪设想。养生保健类的书一定要对读者负责。”
学苑出版社展位内人流涌动,发行部工作人员正向书店采购经理介绍图书
这就是学苑出版社,喧嚣的都市中坚守着一块文化阵地,可喜的是,这类图书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文化界的双重好评。如囊括中国京剧流派代表性剧目的《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成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优秀图书出版工程。该社的《中国戏曲脸谱?秦腔脸谱》系列丛书,精选了明清古谱珍品,汇辑了百年名社易俗社、三意社的脸谱。共收录秦腔经典脸谱近2000幅,是秦腔脸谱首次系统出版面世。该丛书自立项伊始,即受到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和有关机构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并得到了陕西省领导有关领导、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高度评价。这些也昭示着,民间文化火种仍在有心人的细心呵护下燃烧,成为照亮中华文化夜空的耀眼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