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祖本”的来龙去脉
孙国中 影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在隐身86年之后,以其原本之貌,重现于世人面前,给广大中医学者及传统文化研究者送上了一份厚礼。她即是学医的指南,又是收藏的善本。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是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下旨命林亿等人对唐代中期医家王冰之《黄帝内经素问》一书的重新修订校勘之本。可惜北宋原刻本早以不存,今日所见,均为南宋刻本之再传。它是今天所存各种版本《黄帝内经素问》的祖本,在《内经》研究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永远无法取代的至尊地位。
此书在流传过程中,曾经历两位中医大家之手。其一为清末御医薛福辰,薛氏本走仕途为官之路,因其精通医道,光绪辛巳(1881年),经李鸿章、曾国荃推荐,为慈禧太后诊病,切脉审症,精确无误,处方立论,洞烛病理,令当时的名医国手马文植等人大为惊服,从而得到太后的赏识,一时朝中王公大臣无不求之。丙戌年官升顺天府尹,光绪皇帝召其咨询国事,问对之间,颇符圣意,光绪大为赞赏,曰:“卿非特能医病,实医国材也。”后又升至左都御史。就是这样一位亦官亦医的大家奇才,究其原委,与其精研《内经》分不开,早年即将明清两代名家之注了然于胸,同治九年,喜得宋本《重广补注内经素问》一书,如获至宝,一字一句,揣摩品味,批校句读,获益良多,从而成就了他一代大医的美名。这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因为有了他的批校,更显弥足珍贵。
《重广补注内经素问》的另一位重量级经手人是民国时大医恽铁樵。1922年,中医处于被官方废止的危急时刻,国内的仁人志士,拯救国医,无不同仇敌忾。当时的“中流砥柱”铁杆中医恽铁樵,以其丰富的临症经验和对《内经》研究的真知灼见,写下了《群经见智录》等文,有力的批驳了反中医的旗手余云岫等人对中医对《内经》一书的肆意抵毁,揭穿了他们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学说。为了配合这场斗争和进一步弘扬中医的需要,恽铁樵先生选择了当时公认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最具权威的古本,即同治九年清代御医薛福辰批校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书,毅然决然,自筹资金以套印形式出版于世,此举为当时中医界所称道,并大大鼓舞了国医同仁。今天各位读者拿在手中的这部书,正是经历这场风雨,曾被两位国医大师精心批校精心影印出版的书。睹物思人,缅怀前辈的壮举和他们那种为捍卫真理勇于奋斗的精神,更激发我们努力学习、继承、弘扬中医的决心。这次出版,为了张显本书的版本特色,依然采用影印出版双色套印的形式。即凡薛福辰批校之文及经文句读和每卷前后印记,均用红色印刷;其全部经文和注解文字,用黑色印刷。双色套印以保证原书风貌。须要指出,全书中王冰所作的注解文字,当年薛氏并无句读,为使今天学者易读,笔者将其全部断句,为与薛氏笔墨区别,句号均用黑色。其余凡书中避讳字、异体字、俗体字、假借字等,均保持原貌,以便为版本考证提供原始的证据,全书错别字,做勘误表附于书后。
(作者为北京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在线免费试读请点击:
http://www.academypress.com.cn/BookDetail.asp?id=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