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出版社承办国家大剧院非遗展 再现京剧脸谱艺术精髓
3月30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学苑出版社承办的“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之“胸无城府、面有玄机——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展”,正式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一层西南侧艺术沙龙展厅拉开帷幕。
当日下午,近百位来自戏曲界、民间文化界、非遗保护团体嘉宾冒着濛濛细雨来到国家大剧院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展览主办单位国家大剧院、承办单位学苑出版社领导及戏曲界代表先后致辞。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女士介绍,大剧院一直致力于“非遗”的保护和推广工作,正在举办的“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目的便是让观众特别是早已习惯流行文化的青少年们有机会欣赏到这些民族瑰宝的独特魅力,唤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承办学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孟白先生表示,学苑出版社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出版了品种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同时也在努力探索用多种方式,包括出版以外的方式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多种方式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深戏曲专家常立胜先生表示,京剧脸谱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已经被国内外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学苑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多种精品戏曲图书,比如《中国戏曲脸谱》系列丛书,不仅出版了京剧脸谱艺术图书,对川剧脸谱、秦腔脸谱也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对戏曲这门艺术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据介绍,近年来有关京剧的展览举办的很多,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演出服装、道具、舞台剧照等方式来进行直观展示,对京剧核心艺术内涵和价值的解读则相对匮乏。此次“胸无城府、面有玄机——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展”,采用多种脸谱艺术品、演出实物与史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京剧脸谱艺术在用色涵义、结构、绘制及使用准则等方面进行解析,充分展示京剧艺术的文化涵义,还原京剧的艺术特点、欣赏特点和艺术技巧。
在此次展览的筹办过程中,得到了邓元昌、孔宇、刘曾复、杨玉栋、陈超、赵永祺、赵致远、董德光等多位戏曲研究专家和表演艺术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由此汇集了难得一见的多位戏曲界名家手稿、脸谱绢画、钢笔画、盔头、勾脸工具,以及弥足珍贵的清升平署扮相谱、清宫戏画、民国京昆史料等,加之展厅现场播放的花脸名家表演资料和精品戏曲图书,京剧艺术的精髓尽展无遗。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15日,期间还将有京剧艺术知识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相继举行。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女士为来宾介绍“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
学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孟白先生为开幕式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深戏曲专家常立胜先生代表戏曲界人士祝贺“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举办
.jpg)
国家大剧院杨玲副院长、学苑出版社孟白社长为展览揭幕

展览开幕式上近百位来自戏曲界、民间文化界、非遗保护团体嘉宾云集

端庄大方、精致艺术、内容丰富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展”展厅

“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展”刚刚开幕,就聚集了众多专家级的参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