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录、整理而成。书中承载着两代人数十年学习、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及其113方的临床实践及经验,反映作者博通医籍经典,但不泥古、与时俱进,注重古为今用,中西结合,能达阴阳之理,擅用经方、小剂。李映淮先生在撰著书稿时,为使后人能准确地理解传承《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之真谛,参考多家学说,添加了不...
查看详情《黄帝内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的学术研究和文字整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它成书于战国晚期。在秦汉之际就有散乱亡失,并有时文的掺入。唐代以前所见之本,均为汉代学者重新整理之本,其中因错简造成的文章散乱、一篇多义等现象就已经存在,这也是晋代皇甫谧之《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唐代初年杨...
查看详情《本草问答》成书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至1949年,存有12种版本,另有三种合编、合刻丛书本。 《本草问答》是清末名医唐容川与其弟子张伯龙答问药之理的记录。唐氏在本书中具体地阐发了辨别药物的理论与方法,指出药物的形色气味、部位、升降、所生的天地时间方位等因素,决定了药物之功效。所谓论药者,或以地论,或以时论,或但以气味论,各就...
查看详情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县太和镇人。自1911年起,郑钦安嫡传弟子卢铸之先生在成都主持“扶阳医坛”,主要讲授《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以及郑钦安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范中林是众多听众和受益者之一,深受郑钦安学术思想的影响。他潜心于张...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