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灵枢》《素问》作为针源之本。从清黄元御医书中领悟了医法渊源。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共十六章。上篇“针道探源”重点阐述脾土、气机升降及脑神、心神在人体中调节的重要作用。“针道杂谈”则对目前针灸养生界的一些时弊进行了一些评述,如艾灸、针刀、疤痕与卫气之影响关系,提出了独到的思考。中篇“针道指要”,为针至病所理论及临床发微,汇总了作者近20年来对针至病所理论的研究及学术理论的提出与构建。或可填补自《内经》时期至近代的针至病所理论的缺失,为经筋疾病治疗提供了经典理论支撑。本篇介绍的调平针法,又称十全(三、七)针法,是一种复式针刺补泻调平针法,较好地解决了针灸临床寒热夹杂,表里不和的复杂病况。下篇“针道发挥”,以作者长期临床实践为基础,用实践经验印证针至病所理论在针灸临床治疗中的实效性及指导性。内容涵盖了针至病所理论六通法,针灸模块处方以及针至病所理论的临床应用。本书有医论、杂谈,有理论构建,有临床发挥,守正求本,溯源以明镜。
我的评论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