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根据浏览历史为您推荐

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研究

纸质书定价:160.00电子书定价:

  • 作者张笑楠
  • 责任编辑周鼎
  • 页数
  • 出版时间2019-12-31
  • 开本16
  • ISBN978-7-5077-5823-8
  • 版次
  • 印数0
  • 装帧
  • 所属分类

内容简介及目录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和支持逐年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一个备受关注和蓬勃发展的时期。汶川地震后,对文化遗产实施灾害和风险管理的问题引起了突出的重视。对文化遗产风险问题的研究也得到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在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如何实施风险管理问题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风险管理,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意大利对文化遗产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深有启发。在汶川地震后,国家启动的对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的研究中,很多都参考了意大利风险地图的模式。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文化遗产类型及其所处的综合环境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其社会发展阶段也明显与中国处在不同阶段。因此,在对我国文化遗产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之时,首先需要研究我国文化遗产风险的特征和危害机理;同时,需要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风险管理。通过对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的实施,为文化遗产实施风险管理奠定基础。本书通过对北京市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鼓浪屿60余处近现代历史建筑、山西南部20余处早期建筑保护工程的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内陆地区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革命史迹类型,海滨地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以及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中的风险状况、风险来源、主要危害等内容,提出了文化遗产风险脆弱性与稳定性的双重性特点。针对这一特点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文化遗产风险的危害机理以及风险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特定影响的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对风险评估的内容、风险评估的方法选择、分析评估中可以采用的技术手段进行了重点研究,着重解决在风险评估中体现不同利益诉求的多方参与问题、客观性与科学性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本书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对研究的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在《丹江口水库防护工程物理环境变化对遇真宫影响风险评估》和《林长高速穿越红旗渠段影响风险评估》的项目实践中,对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和与现有管理体系的有效结合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使文化遗产风险评估成为现有文化遗产管理的有效技术支持和决策辅助。我国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阔,所处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对文化遗产的风险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文化遗产风险评估是进行文化遗产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进行文化遗产全面的风险管理也需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来解决许多具体的问题。本文只是对文化遗产风险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更多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系统的研究。会馆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经明清两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传统建筑类型。明清会馆建筑在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室内外环境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评论(0条)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