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120周年诞辰,也是荀慧生亲传弟子、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孙毓敏从艺70周年。 为纪念荀慧生及其弟子孙毓敏的艺术贡献,2020年1月9日由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举办了“荀风毓骨:京剧荀派表演艺术研讨会”。 本书系会议论文集结,约23万字,16幅图,作者既有戏曲研究领...
本画集是作者从近20年绘制的各地风景油画,河湖树林等水彩画以及写生速写等作品中精选出的81幅画作组合而成的画册。作者使用现实的唯美主义创作方法,绘画自然,传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感受,通过这些画作表达出作者的审美体验。主要描绘了村舍、河畔、草地、树林、雪景、田野、小路等,主要是油画,少量水彩和速写,更突出了四季的季节变换、色彩丰富多变。本画册...
本书为2019年10月24、25日,梅兰芳纪念馆在北京主办的“梅兰芳与戏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合集,共收录论文近30篇,约40万字,图片约50幅。内容聚焦于梅兰芳戏曲文献的发掘、考证,梅兰芳表演艺术与形象塑造,梅兰芳海外演出的舆论批评以及相关戏曲剧目的源流考辨等,其中,有的文章是以梅兰芳缀玉轩所藏珍稀抄本为对象进行的考证和研究。论文的作者...
通过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谈,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整理研究以土家族非遗传承人生命史为传播媒介,展现土家族深厚历史文化与独特精神内涵的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秉承“活态真实”的编撰主旨,将土家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传承人的视角,以真实生动的口头叙述,汇融到文字当中,这无疑是保存过去声音...
本书是故园画忆精品系列中的一本,以《水淀留痕》一书为基础将书中画作绘制为传统工笔画形式,同时增补白洋淀冬季的冰上活动、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传统娱乐等内容80余副,包括白洋淀特色的织苇席、扣大罩、大密封、鹰排子、打冬罱、卷苲捕鱼等。全书系统展现了白洋淀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生动细致的描绘了各种生产、生活场景和民俗生活。同时,本书配有简短的中英...
本书是有关乐律的学术论说,是在我社出版的《通用乐律新说》原版上的修订再版。原书共有13篇论说,修订版中增加了6篇。本书阐述了乐律在音乐学中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先关相近概念的关系,同时,阐述了作者发现的乐律现象和规律。常规来说,乐律学是数学、物理声学和音乐的交集,故而有乐律“难学不懂”论说,成为乐律爱好者的绊脚石,所以真正的乐律学家很少。作者...
本书是《故园画忆》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作者林倩倩经过长时间的采风与资料整理,以精美的素描形式记录了湖北省武汉地区独特的历史景观建筑与地域文化风俗。全书分为4个部分:一、武汉的古代建筑、二、武汉的近代建筑、三、武汉的乡土建筑、四、武汉的民俗风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历史古都武汉的方方面面。从武汉历史上著名的黄鹤楼、宝通寺、楚天台,到近代史上的...
本书是故园画忆系列中的一本,以钢笔画的手法描绘了皖南地区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黄山市、宣城市的历史建筑、乡土民居、民风民俗,生动细致的描绘了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生活场景。同时,本书配有简短的中英两种文字对每一幅图画进行解读,使中外读者能在欣赏精美绘画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当地的风土民情。
本书是故园画忆系列中的一本,以钢笔画的手法描绘了皖北地区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亳州市的历史建筑、乡土民居、民风民俗,生动细致的描绘了皖北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生活场景。同时,本书配有简短的中英两种文字对每一幅图画进行解读,使中外读者能在欣赏精美绘画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当地的风土民情。《故园画忆?安徽》是对安徽的历...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经验总结和研习的理论结晶,作者提出了头部测量的有效方法,解决了临摹与写生结合的方法问题。作者通过CT图和X光片,测量分析东方人的人体比例关系,比如肩部造型,将这个部位搞清楚,解决线条由头部向躯体延伸显得平面化以及导致一些比例关系或者透视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书结合古代名画梳理了传统服饰的主要式样与历史演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