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太行山》作者自幼生活在石家庄市,这是一座位于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交会处的省会城市。太行山脉,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中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它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北起北京的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千米...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精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辩证、养生与防治原则等,后附四诊技能考核标准和实验指导。
唳天学术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以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基本作者队伍,以文学院学科教育研究方向为主要收录内容,面向文学院在校学生以及其他院校文学院读者为对象的学术性读物。体现了首师大文学院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水平,系该学院供广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参考及与其他兄弟院校学术交流的学术成果。首师大文学院为编选本书专门设立了专门编辑人员负责论文的...
郝寿臣(1886~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架子花脸,创立了以"架子花脸铜锤唱"为特色的京剧花脸郝派艺术,与侯喜瑞、金少山并称"净行三杰",与金少山并称"南金北郝"。曾任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后改称北京市戏曲学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校长。本书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内部资料...
张大昌(1926-1995)出生于中医世家,家中藏书万卷,他穷尽所有,无不遍览,尤其对古经方,背诵纯熟,临床40余年,运用自如。本书可说是张大昌医学著述的总辑,不但有临床方面的宝贵资料,而且在医理与哲学层次上都有深刻的思考,内容包括医哲心法、三十六脉略述、《汤液经法》拟补、处方正范、病证论治、方剂浅述、急证方、验案医话、验方集、药性四言韵...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中国服饰文化的巅峰——清代宫廷服饰、清代宫廷服饰分类、清代宫廷服饰制作、多姿多彩的清代宫廷服饰纹样以及清代宫廷服饰的鉴藏与保养等五章。书中内容包含了中国服饰文化的产生及发展;满族的沿革及清代冠服制度的确立;清代宫廷服饰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织绣艺术的辉煌成就;江南三织造的兴衰;清代宫廷服饰的制作流程、织造品种、工艺技法及...
京剧唢呐曲牌是京剧音乐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主要来源于昆曲,部分来源于地方戏和民间音乐,不断完善,传承至今,不可或缺。京剧唢呐曲牌分为混牌子和清牌子两种,作用是配合表演,渲染气氛,对于京剧舞台效果的提升功不可没。本书系京剧唢呐曲牌选编,共收录京剧唢呐曲牌85种,另附高音唢呐曲牌11种,并有曲牌整理说明,附录京剧唢呐伴奏传统剧目及...
自明万历年间开始,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华,在传教的同时,也将西方的自然、社会、人文知识带入中国。在此背景下,一批以介绍西方知识为主的著作应运而生。这类典籍出现后,在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引起震动。由明末直至清代雍乾禁教,此类典籍代出不穷,成为中国古代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明清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科技史、翻译史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价。但雍乾禁...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领域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重要、影响深远的文艺社团。南国社创办于上海,原为“南国电影剧社”,后改名“南国社”,又建立了“南国艺术学院”,涉戏剧(含戏曲)、电影、美术、音乐等学科。领衔人除院长田汉以外,还包括欧阳予倩、徐悲鸿、徐志摩等文艺精英。在戏剧戏曲界,南国社及其同仁的成就尤为世人...
19世纪末——20世纪出初,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医中药受到巨大的打击和排挤。其中以支持中医的恽铁樵和反对中医的余云岫为代表。两人通过著书立说以宣扬自己的观点,同时找出各种理论及临床的论据以抨击对方。在这争论期间,出现了一些后世闻名的中医著作,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灵素商兑》、《群经见智录》。2008年的时候我社出版过《灵素商兑与群经见智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