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作者二十余年中医临床实践中常用的治疗皮肤疾病的经典方汇编而成。书中涉及方剂主要来源于《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还有后世的温病方和扶阳方、三因司天方,均为中医专业人士耳熟能详之经典方剂。全书一共收集了121首方剂,并以方剂名为纲,其下分列每首方的出处、方要详解以及1-3个作者运用该方治疗皮肤病的验案,并附有临证心得,...
“中气”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气”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初步构建成型,并在《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中均有所论述。“中气”理论虽然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但其含义从《黄帝内经》即有多重概念,历代医家虽然在著作关于“中气”的论述较多,但其理论内涵仍然较为模糊,尚缺乏专门而系统的研究阐述。“中气”理论对于中医...
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防治观等内容,具体章节共十三章: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养生与防治原则等。本书可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辅导材料,为了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医学,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牢固掌...
本书以“冰雪文化”为核心概念,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远古至今,冰雪体育运动于中国起源、传入、生根和兴盛的历史演进,通过百科式梳理,从画报、杂志、档案、纪念照、广告、图书、档案等历史材料中选取了近一百幅精美的图片,每册配文两万字,图文并茂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远古时代的冰雪狩猎文化、古代传统的冰雪娱乐、近现代的冰雪大众文化,以及中国当代冰雪体育运动...
本课题研究的民间音调以北京叫卖调为主线,将其与北京民俗文化相联系,探求其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所在,属基础研究。民俗学研究的内容是书面文化传统之外的文化,以口头、风俗或物质等形式存在,以民间传承(口传、模仿、表演)的方式传播。民间音调属民俗学中艺术的一部分,也是民族音乐学关注的一个方面。北京叫卖调属于民间音调的一个类型。本课题涉及民俗学和民间...
1790年开始,以三庆为代表的四大徽班先后进京,众多名角同城竞技,花雅争胜,形成了深厚丰富的戏曲人文环境,孕育并催生了被后世誉为“国剧”“国粹”的京剧艺术。为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2020年10月24日—25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徽班进京与新世纪京剧发展学术研讨会”。《梅兰芳学刊》(第六辑)是对此次研讨会论...
该系列系房山地区文物工作者、知名的文史专家杨亦武1982年以来,在房山各乡镇调查、拓印、抄录、整理、考证、分类、编目的北京市房山区现存或留有碑刻拓片的碑刻文献资料汇编。作者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按照村落分布来整理,并力图通过碑刻录文、碑刻说明、碑文考释,对各碑刻史料进行解读。本卷收录碑刻共132件:韩村河镇碑刻100件,石楼镇碑刻32件。其中...
该系列系房山地区文物工作者、知名的文史专家杨亦武1982年以来,在房山各乡镇调查、拓印、抄录、整理、考证、分类、编目的北京市房山区现存或留有碑刻拓片的碑刻文献资料汇编。作者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按照村落分布来整理,并力图通过碑刻录文、碑刻说明、碑文考释,对各碑刻史料进行解读。卷七收录房山西北山区8乡镇碑刻105 件,其中史家营乡碑刻13 件、...
该系列系房山地区文物工作者、知名的文史专家杨亦武1982年以来,在房山各乡镇调查、拓印、抄录、整理、考证、分类、编目的北京市房山区现存或留有碑刻拓片的碑刻文献资料汇编。作者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按照村落分布来整理,并力图通过碑刻录文、碑刻说明、碑文考释,对各碑刻史料进行解读。本卷为房山东部碑刻总集, 涵盖拱辰街道、西潞街道、长阳镇、良乡镇、阎...
黎昔非,(1902—1970)广东兴宁人。1926年7月,考入了上海私立持志大学文学系。1929年春通过考试到中国公学文史系就读, 1930年7月毕业。1931年春,考取了北大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为黄节先生,以《诗经》为研究方向。1932年4月,在吴晗的推动下,应胡适之约担任《独立评论》经理人,1937年《独立评论》停刊后回到兴宁教中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