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选择了《诗探索》40年来发表的数十篇对现当代重要诗人的专题论述文章。体现了几代诗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历程,和他们对诗歌艺术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展现了40年来中国新诗歌发展的独特风景。
本书系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近年来的优秀论文结集,内容分四个部分:粤剧、邕剧的传承与保护、戏剧艺术评论、“中国—东盟戏剧周”品牌研究、戏曲艺术家访谈,基本涵盖了从2012年开始至今南宁市民族艺术研究院所做的主要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地方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下、在现代生活中如何保护、传承、发展的邕城(南宁)个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南宁市民族文化...
本书为作者结合自己的中医成长历程,沿着中医人在成长成熟过程临证思维(讲方法)---学术凝炼(讲思想)---临床路径(讲疗效)---成长感悟(讲积累)---关注中医(讲眼光)等路径,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总结和回答了中青年中医最困惑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该怎样当中医。本书是作者成长醒悟的真实记录,覆盖面广,立意高,介绍全,内容新颖,结构严谨,突...
常州中医源远流长,名医辈出,“毗陵自古多佳士,医道术行誉神州”,如著名的陶弘景、许叔微、罗知悌、王肯堂、余师愚、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张赞臣、吴惠平、徐衡之等。本书收录了古往今来常州籍(含武进、金坛、溧阳)悬壶济世的医家,以及落籍本地的行医者,共计四百余位医家。书中图文并茂地记述了他们的生平、医术、业绩、著作等,其中不少图片是作者多年来...
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周围文物建筑众多。是郭沫若1963年至1978年在京的住所。1965年,北京市调整路名和门牌号以前,这里原为 “西河沿8号”。 故居原为清代乾...
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
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钓鱼台养源斋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东侧钓鱼台国宾馆内。辽代曾是萧太后运粮河边园林之一,时为耶律隆绪当太子时读书之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于旧址建行宫,赐名养源斋。1982年,政府拨款对古钓鱼台皇...
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城垣,是指中国古代围绕特定区域的城墙。其广义还包括城门、 城楼、 角楼、 马面和 瓮城。本书集结了近年来文物研究机构对北京城垣建筑进行安全结构检测和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成果,梳理和记录北京城垣建筑单体建筑,...
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本书集结了近年来文物研究机构对北京城垣建筑进行安全结构检测和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成果,梳理和记录北京城垣建筑单体建筑,如:宣武门教堂、自来水博物馆(蒸汽机房、烟囱、来水亭及聚水井等处)、京报馆、长巷三条1号...
本书是一本以中缅边境及缅甸的跨境流动人群为主体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呈现这些族群和华人华侨生产生活、文化教育以及文化认同等情况,并探讨其后文化意义的一部社会文化研究学术图书。作者提出的一些独到的学术见解,对于促进我国与周边接壤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