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约20万字、110幅图片,对中国民俗学会自成立以来35周年的大事进行了梳理,客观、真实地回顾了中国民俗学会走过的历程,展示了中国民俗学会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丰富世界文化宝库所做的贡献。
本书稿为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科研论文集。共分为三部分:语言本体语言教学文学文化,还有一部分博士论文。内容涉及对语言学本体的研究,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对语言教学教法的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等。篇篇文章观点精辟、逻辑严谨,反映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
为深入探研中国知识移民对美国汉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本课题所考察的是民国时期移居美国的中国史学研究者,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类:一是,1949年之前,已经留居在美国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讲学、任教或参与合作研究的中国史家,如房兆楹、陈受颐、洪业、裘开明、瞿同祖、邓嗣禹、杨联陞等人;二是,1949年前,因政治原因或其他原因而选择到美国寓居的中国史家,...
本书为列国汉学史书系之一。作者将搜集到的罕见的日本诗经学文献保存下来,加以整理,考察文字、研究义理。日本至今保存的《诗经》写本虽然不多,但上面保存的一点一滴的古代文化的信息,需要从识读文字、符号开始,逐步深入到这些文字、符号的来源和以后的演变。作者参照敦煌写本的研究成果,研究每一个细节,进行准确释录。通过对日本学者的学术背景、学术个性,考...
本书是北京市少年宫的美术教师何源带领其他几个少年宫的美术老师一起编写的针对小学生年龄段的课外美术教材,本教材以西方的美术大师的创意作品和造型作品作为主要学习材料,引领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模拟练习和再创作,达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的目的。本作品虽然篇幅不大,但涵盖面很丰富,基本囊括了西方比较有名的极具特色的几十个西方大师的绘画风和代表作品,诸如...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刘亚娴教授治疗肿瘤思想进行总体介绍;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刘亚娴教授的治疗经验及心得体会;第三部分重在讲述作者跟师三年来从老师处学得的治癌经验及心法;第四部分详细记录了老先生的治癌验案及治疗的思辨过程。
本书从文化和医学两个角度对道医的起源进行了探讨,条理清晰,逻辑清楚,且很有趣味性。道教与中医诞生于同一个东方文化的土壤,可谓同源异流。他们都探讨人生面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崇尚自然,倡导天人合一,对人类的健康长寿更为关注。虽然在历史上科学与宗教曾经势...
本书是刘锡诚先生多年撰写的民俗与艺术相关论文的精选结集,全书分为民俗与艺术(14)、民俗与民俗学(10)、巫傩与信仰(8)、节日与民俗(13)、民俗调查(11)五部分。这些论文系作者对多年发表的论文系统整理后,略作修订编选而成,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
该书系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书是北方昆曲前辈名家侯玉山昆弋脸谱集。该书约4万字,收录侯玉山勾脸照片约120幅,全面反映了其艺术成就,并为北方昆曲留存了一份极其珍贵的脸谱资料。《侯玉山昆弋脸谱》所收录脸谱脸谱图片系新华社记者陈家让于20世纪70年代...
内容简介本书是汇集我国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民俗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权威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一部新通史。是改革开放40年来唯一一套详细地、系统地反映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中国通史著作。全书以中国历史时序排列,分为史前、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1644—1840)、清(184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