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见闻录一函7册354个筒子页《龙井见闻录》,褚树青主编,汪孟鋗撰。龙井位于浙江杭州,以龙神著称,其地山水幽邃,尤以西湖龙井茶闻名。北宋高僧元净住持时,称寿圣院,因以扬名。元净交游当代名贤,与赵抃、苏轼等相唱和。元代僧以仁撰《龙井志》,然久逸,故...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对中医理论治疗经验总结和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病机认知,主要阐述了对于中医致病理论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论述。第二部分是诊法感识,结合临床提炼出四诊的各项要点,并加以阐释,尊古而不泥古...
本书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为纪念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诞辰115周年而编的论文集,20万字,图片约30幅,收录论文约30篇,内容包括往事追忆、荀派表演赏析、荀派艺术特色总结等。书稿作者包括孙毓敏、张正芳等荀派传人,以及陈培仲、和宝堂等知名学者。本...
本书约20万字,黑白图片约50幅,是一个非著名考古学家一生考古生活的记录(自1956年参加工作至2016年退休),客观、真实地揭示了一个普通考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与当地人的交往,以及同事间真挚的情谊,时代的遗痕从零碎、片段的记录中隐约可见...
《诸病源侯论》一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专论病因、病理、病证的专门著作,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隋唐以前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并在治疗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是最早最系统最全面的病原学专著。自成书以来被许多医书所引用和研究。本书是唐以前中...
《中医经典辨惑》一书,收集了李今庸教授对有关中医经典和中医学术问题的辨惑解疑。李老针对中医经典疑难问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所提出的中医学术问题而作的答疑解惑,及对国内刊载发行的某些医学文献的质疑与辨识,以商榷的语气对原作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中医经典辨惑》中所涉及的中医经典和中医学术问题的考证、辨识、解惑和答疑,反映出作者研究中医...
作者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伤寒论版本大全》,出版后深得学者专家推崇。为了将被中医界奉为圭臬的《伤寒杂病论》全书繁琐的各个版本进行收集、整理、校注、考证,现作者在伤寒论博士赵鲲鹏和伤寒论硕士张新迪的协助下,历经数年,终于完成《金匮要略版本大全》的编著。本书搜集和校注的版本如下:《新编金匮方论》元邓珍刻本、《金匮要略方》明吴迁抄本、《新编金匮要略...
本书为中医古籍《温病条辨》原文繁体竖排,线装函套珍藏本,仿照宋刻本的排版设计,一函四册。《温病条辨》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作者前后花了六年时间才写成。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余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今之温病学教材,取该书之说亦最多。“国医九经”这套中...
本书对历代100位著名中医药学家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学习经历、行医生涯以及学术思想、医学贡献等传记资料进行穷尽性搜集,包括医学文献、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图像资料,涉及古文献5大类20小类约6000种。此外,还进行大规模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图像。全书按学术规范整理、辨异,以人物传记形式出版,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可为中医及其...
《中国文化与世界》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编的系列图书,作者多为国内海外中国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计划每年出版2辑。本书稿为第1辑,分为“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问题与方法、翻译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在国外、学者访谈、书评、学术动态等板块。